行业新闻

欧盟拟以欧洲汽车企业在华受限向世贸组织起诉

2005-12-15

    新华社信息  欧盟负责企业和工业的副主席费尔霍伊根12日说,欧盟对中国采取种种措施“限制”欧洲汽车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十分不满,如果中国仍不采取行动改善这一状况,欧盟将考虑向世贸组织起诉。

    费尔霍伊根在当天公布一项未来10年欧洲汽车战略时说,确保欧盟企业顺利进入中国这样的重要市场是欧盟的优先政策,欧盟将坚决捍卫欧洲汽车制造商的权益。他说,中国限制欧洲汽车企业在华投资,对本国汽车厂商实施保护性政策,刻意制造不公平竞争。欧盟委员会已收到欧洲汽车企业多项针对中国的投诉。

  这是继上个月欧盟声称可能就汽车市场准入问题状告中国之后,欧盟再次就此问题发难。11月7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的发言人亚当斯曾表示,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机制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欧盟有可能就此向世贸组织起诉。

    欧盟:中国排挤外国企业

    费尔霍伊根12日列举了部分欧盟汽车企业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包括不能在中国独资设厂,只能与中国企业合资设厂,而且外方不能获得控股保证,以及在汽车生产的本地化比率方面受到限制等。他说,中国今年出台的一项措施规定对欧洲汽车配件征收与整车同样高的关税,这是想迫使欧洲生产商购买中国产配件,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

    这位德国籍欧盟官员还表示,欧盟汽车企业的知识产权在中国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

  欧盟委员会当天在一份配合声明中说:“欧盟委员会将继续密切关注中国(有关汽车业的)商业和立法动向,如果情况未得到改善,将评估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起诉中国)获得胜诉的可能性。”

    费尔霍伊根说,欧盟批评中国,并不是想对欧洲企业实施保护主义,只是想争取一个完全公平竞争的舞台。为此,欧盟愿与中国政策制订者合作。

    中国:对欧洲企业一视同仁

    今年4月1日,中国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出台了《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对核定为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零部件,海关按照整车归类,并按照整车税率计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这一措施出台后,一直享受零部件进口关税优惠待遇的进口组装车将不能再以散件名义进口而变相逃税。业界人士认为,这一法规将直接促使合资企业提高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逐渐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

  然而,这一措施引起欧盟方面的强烈反应。11月4日,曼德尔森在欧盟总部同来访的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会谈时提出,大众、标致、菲亚特等与中国厂商组建合资企业的欧盟汽车制造商不应继续在贸易方面受到限制。但薄熙来表示,外国汽车出口商并未受到差别对待,中国的关税措施完全符合世贸组织精神。

返回列表

上一条: 提升质量管理 万向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五要求

下一条: 认监委新增汽车零部件3C认证机构